最近我終於學會怎麼在 Aseprite 中加入中文字,決定用上次畫的上班族小動畫來做一組 LINE 動態貼圖!
一、第一步先決定 Aseprite 畫布大小
根據 LINE 動態貼圖製作準則,動態貼圖圖片的素材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:
- 圖片大小必須在寬320px × 高270px以內
- 寬或高其中一邊必須是270px以上
平常像素圖畫好以後我會以400%匯出,倒推回去,畫布大小開68x64,這麼一來匯出以後的大小是272x256。圖片不留白邊,左右都要有碰到,讓寬符合「其中一邊必須是270px以上」的條件。
二、在圖上加入對話框和文字
Edit> Insert Text
- Text:Aseprite無法直接輸入中文,先把文字打在記事本上,複製貼上。
- Font:下拉選單> Load External Font,選擇下載好的中文字型。
- 這次我使用了俐方體11號。
三、匯出成 PNG
File> Export> Export As...> Output File> Choose File...>存檔類型選.png
四、製作 APNG
接下來要把剛才匯出的 PNG 組合成 APNG。先下載 APNG Assembler,把所有畫格匯入進去。
因為從預覽圖也要能看得出這張圖的主題,所以 APNG 的頭尾最好是同一個畫格。Aseprite 的匯出檔已經有按編號排序,例如我現在的檔案有15個畫格,我把最後一格(編號15)先拉進去,再把全部(編號1-15)一起加入,這麼一來第一格和最後一格都是編號15的圖,總共有16格。
再來要算時間了。在這邊 LINE 有兩條規定:
- 最長播放時間為4秒。時間單位為1、2、3、4秒,無法以小數(1.5秒)單位設定。
- 每個 APNG 檔的 PNG 畫格數:插圖為最少5個畫格,最多20個畫格。
所以我要想辦法讓16格在4秒內播完,且不能有小數點。「Delay,sec」這邊指的是每一格停留的秒數,「Playback Settings」則是重播的次數。剛開始我完全看不懂這個秒數要怎麼設定,幾次嘗試以後終於得出了一個公式:
Frames x Delays x Loops ≤4
- 比如說現在我有16格,我想讓它在2秒內跑完,那麼「Delay,sec」這邊設定「2/16」,「Playback Settings」這邊設定1 loop,16x (2/16)x 1=2,剛好2秒。
- 同理,如果我有7格,想要1秒內跑完,重播兩次,那我可以設定7x (1/7) x2=2,同樣2秒。這邊的重點是最後得出來的結果一定要是整數。假如我使用預設1/10的Delay,16x (1/10) x 1= 1.6,雖然小於4秒,但秒數不是整數,那就不合格式了。
在1秒內塞進越多格,圖看起來就會動得越快,有一種緊張激動的效果。我個人覺得1/8左右的 Delay 是視覺上最舒適的速度。
設定完以後,點底下的「Make Animated PNG」,就會匯出一個名為「animated」的APNG 檔案。這個檔案直接在資料夾打開是不會動的,可以把它拉到瀏覽器上預覽,看看成果是不是想要的感覺。APNG 的製作到這邊告一段落,接下來的上傳步驟就跟一般製作 LINE 貼圖的時候相同。
五、等待審核
第一次審核這組貼圖被退回了,理由是「1.8.圖片與說明、標題有矛盾之處」。我想是因為我在標題和說明寫了「像素」,可是 LINE 覺得這看起來不像像素吧……,把像素兩個字拿掉以後,審核就通過了。
至於後來的修正版,是因為通過審核了以後我才發現其中一張圖有瑕疵,雖然不明顯還是重新審核一次。經過一波三折,我的第一組像素貼圖終於上架了!另外也有把無字版上傳到 GIPHY,希望大家用得開心。
LINE STORE🔍ShuyuLin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